马云蚂蚁事件,红旗法案会不会上演中国版本
发布时间:2020-12-17 来源:
一、30多亿放大100倍搞到3000多亿,很多人抓住马云的这一“杠杆手段”大放厥词。这个重要吗?不重要!至于这钱,是马云的还是银行的还是储户的,重要吗?也不重要。那什么重要呢?告诉大家,是控制“乱账坏账呆账”的本事,“互联网大数据”就有这个本事。有资料表明,蚂蚁金服几亿笔贷款,坏账率仅为1.23%,比传统老资历银行的坏账率还低,而且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资本,养尊处优的国家银行有这个本事吗?没有!所以,蚂蚁金服和国家银行,本应是最佳搭档,一个有“火眼金睛”的本事,一个“雄厚资金”的实力,是我中华竞技西方资本最牛逼的经济航母之一,可惜..
二、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若要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活力”是第一位的,监管与整治的终极目的,是在“活力”前面加两个字:健康,即:健康活力。比如“谨慎反垄断”和“大数据杀熟”的监管是必要的;又比如,对“贩卖用户信息、搭售、二选一”等乱象的严加整治,更是完全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三、相信我们政府的智慧,《红旗法案》不会上演中国版本。马云及蚂蚁金服打造的,是一种新金融生态,极有可能代表的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及真理。站在民族复兴的角度,国家今天要做的,正是应该通过“蚂蚁金服”的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普惠主义道路”,打造出一套新的“互联网+金融的世界人民主义”生态系统,颠覆西方的金融寡头主义。
一、乌合之众群体丧失判断
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会变成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乌合之众》这本书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讲的。老子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今天所聊内容与这两句话密切相关。
首先说明,我绝非马云的所谓粉丝或者所谓崇拜者,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我从未在淘宝上买过一件商品(大数据查得到),而且在我的手机里,连马云的“支付宝”也没有下载,所以有时候去逛“盒马鲜生”,我也买不了东西,倒是看看盒马那套商营模式挺有意思的。
蚂蚁金服没能按期上市,震惊了全球金融界,在整个中国更是掀起了舆论的惊天巨浪。令我十分不解的是,民众几乎一边倒指责马云、声讨蚂蚁,甚至责骂、谩骂都不在少数,和“民粹主义”式的激烈情绪已经没有两样,说什么的都有,比如,说马云是黑心资本家,吸血鬼,骂他的借贷,造成了多少学生家长负载累累,还有说什么“马云飘了、马云自大、马云神话破灭”等等,没完没了,似乎马云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布了一个欺世骗局,今天突然被揭穿了一样,对此现象,本人一语:屁民,乌合之众......
业界部分官员和学界有些教授学者,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不是指责和声讨的问题,而是直接从愤怒到愤恨、从指责到骂评。当然,他们愤怒指责的程度、相度和气度,各有差异、各有不同。相关官员,那是真的恼羞成怒,有金融界的朋友说,一些相关官员对马云极为不满,甚至执蚂蚁金服于死地的心都有;而学者教授们呢,他们扭经逆怪、假装老练、招摇过市,甚至个别学者,还逐一把这些年来马云所犯的错误列举出来,大搞所谓讲解剖析,以示后人。对于这样人,我只想说一句话:你们配吗?说马云飘了、狂了,可是马云他说的豪言壮语都最终实现了,你们呢?所以,别在那里墙倒众人推。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要能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可当今的现实偏偏不是这样。当然,我们很多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因为“知识结构、信息对称和舆论引导”这三个要素的问题,其中的“信息对称和舆论引导”,普通民众是没有办法主导的,因此,就会出现古斯塔夫勒庞所说的“群体无意识乌合之众”现象,这次“蚂蚁件事”所掀起的全民喷粪浪潮,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历来认为,身处复杂社会,看问题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事物不容易反映出来的“本质”,另一个是事物容易反映出来的“结果”,当事物本质难以洞察的时候,就去查看它的结果。既然我们的知识结构不全,而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或者不透明,使得我们很难看到蚂蚁背后的本质,那我们就通过曾经的“结果”来判断。
我请问:是蚂蚁贷款花呗借呗的坏账乱账多还是国有银行的坏账乱账多?
相信答案是不言而言的。我们的国有银行,如果不是国家照顾,不知早已死掉多少回了。中国乃至世界,没有蚂蚁金服就没有“第三方支付”的信用发明,马云带来了多大的便民利民。国有银行几十年,那些个养尊处优的家伙,怎么你们就想不到呢?你们缺钱吗?不缺!你们缺政策吗?也不缺?你们缺资源吗?更不缺!那是什么原因呢?我们那么普通民众,这些年来,通过“第三方支付”享受了那么多、那么好的服务,却不知道感谢,反而被媒体一鼓捣,变着翻儿责怪马云、责骂马云。所以说马云蚂蚁事件“群体丧失判断”,一点也不为过。
二、马云还是仆人还是蚂蚁
说马云的花呗借呗“本金可怜”,全是套银行的钱出来做放贷业务,说它压根就不是什么科技公司,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一旦出问题,风险都在银行,动乱都在银行储户、在社会。持这种说法的人,就更是可笑了。你管别人多少本金,不就是银行为蚂蚁打工嘛,怎么?心里难以平衡?
我告诉大家,这是大势所趋,未来“人工智能万物互联大数据时代”的金融形态和今天之前传统的金融形态完全是两回事,即便是今天的马云不来搅局,也会有明天的王云、李云、张云出来;即便是中国人不做,外国人也会做,最终,人类这套旧式的金融模式一定会被“互联网+大数据+金融”新的“金融生态”彻底颠覆(注意我说的是“生态”而不是什么模式),就像当年“汽车革命马车”时《红旗法案》挡道一样,挡得了一时档不了一世。
蚂蚁金服代表了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科技创新的方向,马云是中国金融模式的探索者,这和“传统商业银行模式”照搬照抄西方模式,缺少对西方模式的挑战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我们应该对马云上海外滩年轻气盛不成熟的讲话多一些包容,对蚂蚁金服发展的限制手下留情。
蚂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筛选出优质客户,从而为银行提供更精准的小额用户的信用情况,规避防范风险,做到坏账乱账死账率最低,有资料表明,蚂蚁金服几亿笔贷款,坏账率仅为1.23%,比那写老资历银行的坏账率还低,而且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资本,这就是科学、科技、科创。那些个吃着国家饭的银行职业人、职业家,几乎无法做到,所以,该反躬自省,埋下头去看看自己的坏账乱账,悄悄摸摸坐便下自己的屁股和马桶。别自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这样的的心态,可笑、可厌、可弃。
当然,有些个银行官员的心态实在难以平衡的化,本人给你们一个建议,那就是:蚂蚁只不过是一家为你们大银行提供数据分析并且为你们规避风险的科技公司而已。怎么样?这样想,你还是主子、还是大象,他马云还是仆人、还是蚂蚁。
所以,单纯说蚂蚁拉高杠杆、罪大恶极,我认为是不对的。其实如果发挥好了蚂蚁模式,完全可以帮助了很多银行促成了大量“信息更加精准”的个人贷款、个商贷款业务。这是互联网的力量、是数字科技的力量。真不知道相关机构是怎么想的。
三、消费主义和贫富差距
还有人说,马云的蚂蚁金服是批着“普惠金融”的外衣,搞放贷,大肆鼓噪“消费主义”,制造两极分化、制造贫富悬殊。持这种观点的人,纯粹是“妈宝心态、娘娘思维”,七尺英雄大男人是不会这样思维的。
我们先来说说“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是一种追求所谓体面生活的超前消费现象。这种现象原本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年在中国越来越盛行,非常严重。但这是马云搞出来的吗?绝不是。中国市场鼓捣“消费主义”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及其相关资本背后那些“主儿”,加上媒体的大肆鼓吹和消费引导,民众就跟着进来了。
所以我说“屁民,乌合之众,群体失去独立思考”。看看今天的房地产,让多少人年轻人、多少家庭、多少家长成为房奴,很多五十多岁到六十岁左右的家长,原本准备退休清享晚年,却为了给孩子还房贷不得不比原来更加辛苦工作,体力吃不消,抗住、身体有病,拖住。这就是鼓捣消费主义的结果,现在想刹车,也刹不住,不干刹,不能刹。煽动提前消费、透资消费,银行变着花儿地贷款,众人炒房卖房,这些东西多少年前就已经风靡中国了,今天却说是马云在鼓吹消费主义,诱导提前消费。发表这些观点的人,是脑子进水了吗?
再来说说所谓“贫富差距”:
一、如果马云不搞蚂蚁金服,就没有贫富差距了吗?或者说贫富差距现象就很少吗?恰恰,现代社会,贫富差距的根源不在这里,而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帝国主义的金融盘剥”。说到此,我要提醒的是,马云及蚂蚁金服打造的,是一种新金融生态,极有可能代表的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及真理。我们正应该通过“蚂蚁金服”成功的经验总结,探索出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人民主义道路”,设计出一套新的“互联网+金融的人民主义”生态系统,颠覆西方的金融寡头主义。
事实上,马云也说过,他的企业,国家需要,随时献上。难道这不是机会吗?所以,这次叫停“蚂蚁上市”,有关部门机构,打压一下得啦,要紧的是,抓紧时间督促“蚂蚁”更加完善模式,尽快将蚂蚁推向资本市场。
四、关于传统借贷与金融创新
监管是肯定没有错的!但是,监管的第一目的和任务不是为了让自己的饭碗安全、乌纱帽稳当,把市场捆住,而是让市场“更加规范地繁荣、更加规范地充满活力”。规范与活力,本不矛盾,就像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一样。
如何在规范中充满活力?先要有足够的能力预见趋势,然后知道趋势后,再划定跑道、设定原则,进而在赛跑中去完善制度。当看到谁偏离了赛道的时候,稍微拨一拨,同时再给一点油、助一把力,让他跑得更快。这实际上是管理中最基本的常识,无论哪个行业、哪个企业都差不多。绝不是规范的裹脚不前、规范的死水一潭。说企业管理者要具有未来眼光,事实上,我看行业的监管者更应该懂得未来,更应该具有未来思维,要用未来监管今天,才能监出活力、管出生机。
很多人办过公司,做过生意,关于银行借贷,你什么时候见过,银行乐意的、很大方的贷款给你,没有!民营、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是事实,中国的普惠金融搞不起来,尤其是今天面临“新振兴乡村”的广大农村,这也是事实。正如马云所讲,越是好的公司越是不需要钱的公司越容易贷款,而越是需要钱的公司、越是微小的公司越不容易贷款。结果好公司因为银行毫无节制的贷款给它们,致使盲目扩张或者变相金融,最终原本好的企业也给弄坏了,而大量的的小公司、个体商户、普通百姓借不到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就是这几年,我做咨询看到的情况,整个市面上,小贷公司、金融平台,一批一批的死,可以说是尸横遍野。不少小贷公司,别人欠他们的债收不回来,而他们自己又欠银行的债无法还清。这些是谁搞出来的?是马云?难道我们的传统金融思想没有问题?
银行说,对于小公司、个体商户、普通百姓,如果贷款给他们,信用难以保障,结果呢,人家马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拿到了大量这群人的“信用数据”,然后才有信心、有把握做“蚂蚁金服”,为什么那么大的国有银行,却做不到呢?
马云靠大数据分析来判断每家电商的商业信用,辅之以黑名单制度,这是金融科技在现代金融中一次革命性的创新,这和银行当铺抵押式风控是一回事儿吗?阿里巴巴通过在网上信息披露消费者的好评和差评决定商户的生命,让每个电商像爱护生命一样珍惜信誉,马云不仅干着金融科技的模式创新,而且改变着中国人对“信用”这二字的价值理念和商业文化创新,其时代意义和未来价值都是巨大的,且能容屁民乌合之众瞎说胡评、且能容传统银行指责打压?不能!
五、回头再看蚂蚁事件
“蚂蚁金服”上市,之前已确定了上市的时间,并且已经“定价”,难道相关管理机构你们之前不知道?这不太可能吧。如果之前,你们没有审批通过允许蚂蚁上市,马云怎么可能会在“外滩金融会”上自豪宣布“蚂蚁上市”呢?不可能,对吧。所以,叫停“蚂蚁”上市,只能说明两点:
第一、你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很大的问题,你们自己审批通过允许“蚂蚁金服”上市之后,又觉得没对,反悔了,于是立即叫停。我就纳闷了,你们这样的高级别高规格高水平的审批,居然出这样的闹剧,审批通过后又反悔,这不是在打你们自己的脸吗?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就是下面的第二种情况。
第二、之前你们审批允许蚂蚁上市,马云也对外宣布了,可就是因为,马云在宣布的时候“口无遮拦,被灵感冲昏头脑,政治上不成熟”指出了你们的问题,说你们是“当铺思维”、说中国金融没系统等等,激起了你们的不满,于是你们紧急碰头,达成共识“必须治治马云这小子”。这就是你们这样高级别人士的胸怀吗?不应该吧。今天中国与与美国的较量,生死攸关,我们的国家特别需要姚启圣、周培公、李光地这样的人,能不能高抬贵手。当然,适当的打一打、压一压马云的锐气、傲气,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马云那天在金融峰会上的发言稿,如果重新写、从新念,比如他这么写、这么念:尊敬的各位领导,蚂蚁金服上市,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甚至不是蚂蚁团队的功劳,完全得益于银行领导的支持,得益于监管机构的帮助,是你们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您们辛苦啦(此处应该有掌声.....)。如果马云那天按这样的套路发言,蚂蚁金服还会被叫停吗?大家可以讨论。
至于媒体鼓捣,社会舆论说的,蚂蚁杠杆太多、学生、年轻人陷入债务缠身,怕将来由此出现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尤其对学生、年轻人的身心成长不利。
对此,监管部门,你们“有选择的监管”甚至出台“针对性的人群限贷、限借”不就完了嘛,为何又制造舆论,煽风点火,激起民怨,愤怒马云群起而攻之呢?甚至强势打压,“人还没长大,就担心长大了做强盗”,这就好比当年改革开放的大门一打开,苍蝇和蜜蜂都飞进来了,如果执政者当时没有大格局、大胸怀和大气魄,为了消灭苍蝇,把大门一下子关严关死,那我们还有今天的经济繁荣吗?还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吗?
结语
暂缓蚂蚁上市,是对的,对蚂蚁也是好事,督促蚂蚁更加完善。但是不能压制,更不能久拖不决,不了了之。我们的国家经济好不容易有了蚂蚁金服,如果因此迫使马云做战略转型(尽管马云有实力转型),但实在划不来,对中国经济竞技于国际市场不利。
最后说明一点的是,马云及蚂蚁金服探索打造的是一种新金融生态,极有可能代表的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及真理,注意我说的是“新金融生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模式、金融系统”,生态的打造需要时间沉淀,更需要未来理念,所以,今天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恐怕难以匹配代表未来新金融生态的孕育和成长。那,未来的“方向及真理”是什么呢?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及,就是“金融的人民主义......”大家可以去查阅。
此文行将收笔,再用本文开篇时的所引用的两句话点明主题: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会变成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二、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若要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活力”是第一位的,监管与整治的终极目的,是在“活力”前面加两个字:健康,即:健康活力。比如“谨慎反垄断”和“大数据杀熟”的监管是必要的;又比如,对“贩卖用户信息、搭售、二选一”等乱象的严加整治,更是完全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三、相信我们政府的智慧,《红旗法案》不会上演中国版本。马云及蚂蚁金服打造的,是一种新金融生态,极有可能代表的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及真理。站在民族复兴的角度,国家今天要做的,正是应该通过“蚂蚁金服”的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普惠主义道路”,打造出一套新的“互联网+金融的世界人民主义”生态系统,颠覆西方的金融寡头主义。
一、乌合之众群体丧失判断
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会变成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乌合之众》这本书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讲的。老子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今天所聊内容与这两句话密切相关。
首先说明,我绝非马云的所谓粉丝或者所谓崇拜者,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我从未在淘宝上买过一件商品(大数据查得到),而且在我的手机里,连马云的“支付宝”也没有下载,所以有时候去逛“盒马鲜生”,我也买不了东西,倒是看看盒马那套商营模式挺有意思的。
蚂蚁金服没能按期上市,震惊了全球金融界,在整个中国更是掀起了舆论的惊天巨浪。令我十分不解的是,民众几乎一边倒指责马云、声讨蚂蚁,甚至责骂、谩骂都不在少数,和“民粹主义”式的激烈情绪已经没有两样,说什么的都有,比如,说马云是黑心资本家,吸血鬼,骂他的借贷,造成了多少学生家长负载累累,还有说什么“马云飘了、马云自大、马云神话破灭”等等,没完没了,似乎马云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布了一个欺世骗局,今天突然被揭穿了一样,对此现象,本人一语:屁民,乌合之众......
业界部分官员和学界有些教授学者,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不是指责和声讨的问题,而是直接从愤怒到愤恨、从指责到骂评。当然,他们愤怒指责的程度、相度和气度,各有差异、各有不同。相关官员,那是真的恼羞成怒,有金融界的朋友说,一些相关官员对马云极为不满,甚至执蚂蚁金服于死地的心都有;而学者教授们呢,他们扭经逆怪、假装老练、招摇过市,甚至个别学者,还逐一把这些年来马云所犯的错误列举出来,大搞所谓讲解剖析,以示后人。对于这样人,我只想说一句话:你们配吗?说马云飘了、狂了,可是马云他说的豪言壮语都最终实现了,你们呢?所以,别在那里墙倒众人推。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要能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可当今的现实偏偏不是这样。当然,我们很多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因为“知识结构、信息对称和舆论引导”这三个要素的问题,其中的“信息对称和舆论引导”,普通民众是没有办法主导的,因此,就会出现古斯塔夫勒庞所说的“群体无意识乌合之众”现象,这次“蚂蚁件事”所掀起的全民喷粪浪潮,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历来认为,身处复杂社会,看问题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事物不容易反映出来的“本质”,另一个是事物容易反映出来的“结果”,当事物本质难以洞察的时候,就去查看它的结果。既然我们的知识结构不全,而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或者不透明,使得我们很难看到蚂蚁背后的本质,那我们就通过曾经的“结果”来判断。
我请问:是蚂蚁贷款花呗借呗的坏账乱账多还是国有银行的坏账乱账多?
相信答案是不言而言的。我们的国有银行,如果不是国家照顾,不知早已死掉多少回了。中国乃至世界,没有蚂蚁金服就没有“第三方支付”的信用发明,马云带来了多大的便民利民。国有银行几十年,那些个养尊处优的家伙,怎么你们就想不到呢?你们缺钱吗?不缺!你们缺政策吗?也不缺?你们缺资源吗?更不缺!那是什么原因呢?我们那么普通民众,这些年来,通过“第三方支付”享受了那么多、那么好的服务,却不知道感谢,反而被媒体一鼓捣,变着翻儿责怪马云、责骂马云。所以说马云蚂蚁事件“群体丧失判断”,一点也不为过。
二、马云还是仆人还是蚂蚁
说马云的花呗借呗“本金可怜”,全是套银行的钱出来做放贷业务,说它压根就不是什么科技公司,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一旦出问题,风险都在银行,动乱都在银行储户、在社会。持这种说法的人,就更是可笑了。你管别人多少本金,不就是银行为蚂蚁打工嘛,怎么?心里难以平衡?
我告诉大家,这是大势所趋,未来“人工智能万物互联大数据时代”的金融形态和今天之前传统的金融形态完全是两回事,即便是今天的马云不来搅局,也会有明天的王云、李云、张云出来;即便是中国人不做,外国人也会做,最终,人类这套旧式的金融模式一定会被“互联网+大数据+金融”新的“金融生态”彻底颠覆(注意我说的是“生态”而不是什么模式),就像当年“汽车革命马车”时《红旗法案》挡道一样,挡得了一时档不了一世。
蚂蚁金服代表了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科技创新的方向,马云是中国金融模式的探索者,这和“传统商业银行模式”照搬照抄西方模式,缺少对西方模式的挑战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我们应该对马云上海外滩年轻气盛不成熟的讲话多一些包容,对蚂蚁金服发展的限制手下留情。
蚂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筛选出优质客户,从而为银行提供更精准的小额用户的信用情况,规避防范风险,做到坏账乱账死账率最低,有资料表明,蚂蚁金服几亿笔贷款,坏账率仅为1.23%,比那写老资历银行的坏账率还低,而且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资本,这就是科学、科技、科创。那些个吃着国家饭的银行职业人、职业家,几乎无法做到,所以,该反躬自省,埋下头去看看自己的坏账乱账,悄悄摸摸坐便下自己的屁股和马桶。别自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这样的的心态,可笑、可厌、可弃。
当然,有些个银行官员的心态实在难以平衡的化,本人给你们一个建议,那就是:蚂蚁只不过是一家为你们大银行提供数据分析并且为你们规避风险的科技公司而已。怎么样?这样想,你还是主子、还是大象,他马云还是仆人、还是蚂蚁。
所以,单纯说蚂蚁拉高杠杆、罪大恶极,我认为是不对的。其实如果发挥好了蚂蚁模式,完全可以帮助了很多银行促成了大量“信息更加精准”的个人贷款、个商贷款业务。这是互联网的力量、是数字科技的力量。真不知道相关机构是怎么想的。
三、消费主义和贫富差距
还有人说,马云的蚂蚁金服是批着“普惠金融”的外衣,搞放贷,大肆鼓噪“消费主义”,制造两极分化、制造贫富悬殊。持这种观点的人,纯粹是“妈宝心态、娘娘思维”,七尺英雄大男人是不会这样思维的。
我们先来说说“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是一种追求所谓体面生活的超前消费现象。这种现象原本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年在中国越来越盛行,非常严重。但这是马云搞出来的吗?绝不是。中国市场鼓捣“消费主义”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及其相关资本背后那些“主儿”,加上媒体的大肆鼓吹和消费引导,民众就跟着进来了。
所以我说“屁民,乌合之众,群体失去独立思考”。看看今天的房地产,让多少人年轻人、多少家庭、多少家长成为房奴,很多五十多岁到六十岁左右的家长,原本准备退休清享晚年,却为了给孩子还房贷不得不比原来更加辛苦工作,体力吃不消,抗住、身体有病,拖住。这就是鼓捣消费主义的结果,现在想刹车,也刹不住,不干刹,不能刹。煽动提前消费、透资消费,银行变着花儿地贷款,众人炒房卖房,这些东西多少年前就已经风靡中国了,今天却说是马云在鼓吹消费主义,诱导提前消费。发表这些观点的人,是脑子进水了吗?
再来说说所谓“贫富差距”:
一、如果马云不搞蚂蚁金服,就没有贫富差距了吗?或者说贫富差距现象就很少吗?恰恰,现代社会,贫富差距的根源不在这里,而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帝国主义的金融盘剥”。说到此,我要提醒的是,马云及蚂蚁金服打造的,是一种新金融生态,极有可能代表的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及真理。我们正应该通过“蚂蚁金服”成功的经验总结,探索出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人民主义道路”,设计出一套新的“互联网+金融的人民主义”生态系统,颠覆西方的金融寡头主义。
事实上,马云也说过,他的企业,国家需要,随时献上。难道这不是机会吗?所以,这次叫停“蚂蚁上市”,有关部门机构,打压一下得啦,要紧的是,抓紧时间督促“蚂蚁”更加完善模式,尽快将蚂蚁推向资本市场。
四、关于传统借贷与金融创新
监管是肯定没有错的!但是,监管的第一目的和任务不是为了让自己的饭碗安全、乌纱帽稳当,把市场捆住,而是让市场“更加规范地繁荣、更加规范地充满活力”。规范与活力,本不矛盾,就像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一样。
如何在规范中充满活力?先要有足够的能力预见趋势,然后知道趋势后,再划定跑道、设定原则,进而在赛跑中去完善制度。当看到谁偏离了赛道的时候,稍微拨一拨,同时再给一点油、助一把力,让他跑得更快。这实际上是管理中最基本的常识,无论哪个行业、哪个企业都差不多。绝不是规范的裹脚不前、规范的死水一潭。说企业管理者要具有未来眼光,事实上,我看行业的监管者更应该懂得未来,更应该具有未来思维,要用未来监管今天,才能监出活力、管出生机。
很多人办过公司,做过生意,关于银行借贷,你什么时候见过,银行乐意的、很大方的贷款给你,没有!民营、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是事实,中国的普惠金融搞不起来,尤其是今天面临“新振兴乡村”的广大农村,这也是事实。正如马云所讲,越是好的公司越是不需要钱的公司越容易贷款,而越是需要钱的公司、越是微小的公司越不容易贷款。结果好公司因为银行毫无节制的贷款给它们,致使盲目扩张或者变相金融,最终原本好的企业也给弄坏了,而大量的的小公司、个体商户、普通百姓借不到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就是这几年,我做咨询看到的情况,整个市面上,小贷公司、金融平台,一批一批的死,可以说是尸横遍野。不少小贷公司,别人欠他们的债收不回来,而他们自己又欠银行的债无法还清。这些是谁搞出来的?是马云?难道我们的传统金融思想没有问题?
银行说,对于小公司、个体商户、普通百姓,如果贷款给他们,信用难以保障,结果呢,人家马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拿到了大量这群人的“信用数据”,然后才有信心、有把握做“蚂蚁金服”,为什么那么大的国有银行,却做不到呢?
马云靠大数据分析来判断每家电商的商业信用,辅之以黑名单制度,这是金融科技在现代金融中一次革命性的创新,这和银行当铺抵押式风控是一回事儿吗?阿里巴巴通过在网上信息披露消费者的好评和差评决定商户的生命,让每个电商像爱护生命一样珍惜信誉,马云不仅干着金融科技的模式创新,而且改变着中国人对“信用”这二字的价值理念和商业文化创新,其时代意义和未来价值都是巨大的,且能容屁民乌合之众瞎说胡评、且能容传统银行指责打压?不能!
五、回头再看蚂蚁事件
“蚂蚁金服”上市,之前已确定了上市的时间,并且已经“定价”,难道相关管理机构你们之前不知道?这不太可能吧。如果之前,你们没有审批通过允许蚂蚁上市,马云怎么可能会在“外滩金融会”上自豪宣布“蚂蚁上市”呢?不可能,对吧。所以,叫停“蚂蚁”上市,只能说明两点:
第一、你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很大的问题,你们自己审批通过允许“蚂蚁金服”上市之后,又觉得没对,反悔了,于是立即叫停。我就纳闷了,你们这样的高级别高规格高水平的审批,居然出这样的闹剧,审批通过后又反悔,这不是在打你们自己的脸吗?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就是下面的第二种情况。
第二、之前你们审批允许蚂蚁上市,马云也对外宣布了,可就是因为,马云在宣布的时候“口无遮拦,被灵感冲昏头脑,政治上不成熟”指出了你们的问题,说你们是“当铺思维”、说中国金融没系统等等,激起了你们的不满,于是你们紧急碰头,达成共识“必须治治马云这小子”。这就是你们这样高级别人士的胸怀吗?不应该吧。今天中国与与美国的较量,生死攸关,我们的国家特别需要姚启圣、周培公、李光地这样的人,能不能高抬贵手。当然,适当的打一打、压一压马云的锐气、傲气,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马云那天在金融峰会上的发言稿,如果重新写、从新念,比如他这么写、这么念:尊敬的各位领导,蚂蚁金服上市,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甚至不是蚂蚁团队的功劳,完全得益于银行领导的支持,得益于监管机构的帮助,是你们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您们辛苦啦(此处应该有掌声.....)。如果马云那天按这样的套路发言,蚂蚁金服还会被叫停吗?大家可以讨论。
至于媒体鼓捣,社会舆论说的,蚂蚁杠杆太多、学生、年轻人陷入债务缠身,怕将来由此出现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尤其对学生、年轻人的身心成长不利。
对此,监管部门,你们“有选择的监管”甚至出台“针对性的人群限贷、限借”不就完了嘛,为何又制造舆论,煽风点火,激起民怨,愤怒马云群起而攻之呢?甚至强势打压,“人还没长大,就担心长大了做强盗”,这就好比当年改革开放的大门一打开,苍蝇和蜜蜂都飞进来了,如果执政者当时没有大格局、大胸怀和大气魄,为了消灭苍蝇,把大门一下子关严关死,那我们还有今天的经济繁荣吗?还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吗?
结语
暂缓蚂蚁上市,是对的,对蚂蚁也是好事,督促蚂蚁更加完善。但是不能压制,更不能久拖不决,不了了之。我们的国家经济好不容易有了蚂蚁金服,如果因此迫使马云做战略转型(尽管马云有实力转型),但实在划不来,对中国经济竞技于国际市场不利。
最后说明一点的是,马云及蚂蚁金服探索打造的是一种新金融生态,极有可能代表的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及真理,注意我说的是“新金融生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模式、金融系统”,生态的打造需要时间沉淀,更需要未来理念,所以,今天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恐怕难以匹配代表未来新金融生态的孕育和成长。那,未来的“方向及真理”是什么呢?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及,就是“金融的人民主义......”大家可以去查阅。
此文行将收笔,再用本文开篇时的所引用的两句话点明主题: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会变成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今天给大家聊到这里,如此长文,难免出错,如有发现,敬请指正,谢谢大家,我们下期见。
标签:
上一条:营销培训机构哪家好
下一条:如何才能做好营销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