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被怼的背后,实干兴邦与空谈误国
发布时间:2020-11-20 来源:
最近因为忙于著书的收尾工作,我手机关机的时间多,新闻也看得少。但是,有两则新闻还是没漏掉,那就是中国政府的“十四五规划”和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宣布“蚂蚁集团上市”。
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的演讲,的确引发了巨大争议。在获取赞美声一片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抨击者的声音,尤其是一些所谓专业人士,经济界、金融圈的一些专家学者和官员,他们抨击马云是外行,根本不懂金融,这当中还有著名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在抨击马云不懂金融的同时,还对马云的“狂妄演讲飘飘然”表示了不满。
马云懂不懂金融,我不做评价,但是他的“蚂蚁金服”极有可能创造有史以来最大的IPO,这是事实。
我想,他即使不懂,作为一位企业家做到这个程度,说他“懂”又能如何呢?那些,所谓经学家、金融专家们,看起来倒是很懂,也读了不少书,可是他们对中国金融又做了多大的贡献呢?说马云狂妄自大飘飘然,我想,马云是有这个本钱狂妄的,至于说“飘飘然”,那一定是那些学者教授和官员们,特别是银行官员们心里发怵的表现。
开玩笑,上海外滩金融峰会,这么高级别的会议、这么高规格的论坛,事先不可能没有“碰头”会、没有“思统”会。作为联合国数字官员和浙江商会总会长的马云,也不能傻到连这点“事”都不懂——在这种场合“狂妄自大飘飘然”。
其实,只要看看现场官员们和半官方人员们的演讲内容,就不难发现,马云和他们的“调子”是不矛盾的,甚至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金融已经到了“非创新不可”的时候,否则,未来很难世界化、普惠化、人民化。而这个创新,谁来勇往直前、谁来责无旁贷呢?只能是马云和他的蚂蚁金服。
如果我们的金融不创新,就只能继续跟着“西方模式”的道路走,过去的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那是一条死路。西方金融模式曾经整垮了多少国家、整散了多少民族,特别是前苏联和东欧,几乎倾家荡产。所以,后来国际竞争一超独大,那就是美国。
因此,今天,我们不创新怎么办呢?防范所谓金融风险、守住所谓金融底线,是没有出路的,美国逼我们,逼得这么紧,已经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我们不创新行吗?只能华山一条路,一路创新往前冲!
怎么创新、怎么冲呢?
当然是走“中国特色的金融主义”道路!
那,什么才是中国特色的金融主义呢?
我的观点,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立场”,内容必须是科技,而立场必须是“人民”。因此,我的回答是:
中国特色的金融主义是:创新内容科技化,服务理念人民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构成新的金融生态,惠及全人类、惠及落后国、惠及大多数“穷人”,也就是,金融主义立场也要站在“人民”一边,站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一边,不能够嫌贫爱富、不都是锦上添花,而是爱富更爱贫、雪中多送炭。终归,中国未来的金融主义,是要奉行“为人服务”的理念的。我们看看马云的“蚂蚁金服”不正是这样的方向和使命吗?尽管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蚂蚁自己把自己定位为:“蚂蚁集团不是一家金融机构,也不仅是一家移动支付公司,而是一家决心用今天最好的技术和资源,去助力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每一位消费者、每一家小微企业、每一个年轻人的科技公司。”
我想,这就是未来“万物互联大数据”时代,中国特色金融主义的雏形,是和毛主席的“人民万岁”和天安门城墙上的“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精神及理念是一致的,或者说是秉承了共产党、毛主席的指导思想。各行各业是这样,经济当然也是这样,金融更不能例外,也必须是这样。
我中华民族已经强大,距离伟大复兴,仅一步之遥,未来只有奉行“世界人民主义(包括金融资本的人民主义)”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我们的金融才有可能和美元霸权抗争,人民币国际化才会成为可能。由此,“经济谋划”首当其冲、“金融创新”重中之重,使命在此、责任担当。
所以啊,马云事业,国家事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且能是那些苟且之辈、偷生之人、书生之流用“懂不懂金融、狂妄自大、飘飘然”等弱智俗说可以评价的?不能,完全不能!
所以,那些抨击马云,怒怼马云的专业人士、学者们,还有所谓的金融家们,该反躬自省了,该醒醒脑了。
的确,马云没学过金融学,大学专科时也不是学经济学的。不过,我要问那些学者们的是:你们能真正理解“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事业之道吗?你们真的弄懂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事业境界吗?可不要告诉我,你早就会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学问少不等于慧根浅,五祖慧能说过: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会读、会念,甚至会背和弄懂、觉到、悟到是两回事,如果你们只会念、会背,而没有真正弄懂、悟到,就不要信口开河,免得被世人笑掉大牙,有悖你们的博士导师或者别的什么地位身份。马云的“太极修炼”这么多年,不是白修的,我相信他是懂得的,否则,他就不是马云。
大道至简,克敌于无形之中。毛泽东一天军事学校没上过,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最终败在他的手下;
民国清华学堂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除了吴宓,其他没有一位有大学文凭,他们似乎一点也不专业,可是,他们都被尊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
六祖慧能,文盲一个,阁僚之人、南蛮一位,字不会写,文不能书,但是,他胜过神秀,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后来被武则天力邀讲经,他的《六祖坛经》被毛主席赞为:是一部老百姓读得懂的佛经。
我所说的这些,绝非是要刻意说明知识不重要,而是旨在表明,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领域,“觉悟”是关键、“修心”是阀门。
我想,马云是悟到了、修到了,曹德旺也是,稻盛和夫当然也是,曾国藩不仅是,而且是得道高手,王阳明就更不用说了。
类似这样的人,他们是“人”,也可以说不是“人”,所以,他们做什么都能成,其中的密码就是,大道至简、为道日损。
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的演讲,的确引发了巨大争议。在获取赞美声一片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抨击者的声音,尤其是一些所谓专业人士,经济界、金融圈的一些专家学者和官员,他们抨击马云是外行,根本不懂金融,这当中还有著名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在抨击马云不懂金融的同时,还对马云的“狂妄演讲飘飘然”表示了不满。
马云懂不懂金融,我不做评价,但是他的“蚂蚁金服”极有可能创造有史以来最大的IPO,这是事实。
我想,他即使不懂,作为一位企业家做到这个程度,说他“懂”又能如何呢?那些,所谓经学家、金融专家们,看起来倒是很懂,也读了不少书,可是他们对中国金融又做了多大的贡献呢?说马云狂妄自大飘飘然,我想,马云是有这个本钱狂妄的,至于说“飘飘然”,那一定是那些学者教授和官员们,特别是银行官员们心里发怵的表现。
开玩笑,上海外滩金融峰会,这么高级别的会议、这么高规格的论坛,事先不可能没有“碰头”会、没有“思统”会。作为联合国数字官员和浙江商会总会长的马云,也不能傻到连这点“事”都不懂——在这种场合“狂妄自大飘飘然”。
其实,只要看看现场官员们和半官方人员们的演讲内容,就不难发现,马云和他们的“调子”是不矛盾的,甚至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金融已经到了“非创新不可”的时候,否则,未来很难世界化、普惠化、人民化。而这个创新,谁来勇往直前、谁来责无旁贷呢?只能是马云和他的蚂蚁金服。
如果我们的金融不创新,就只能继续跟着“西方模式”的道路走,过去的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那是一条死路。西方金融模式曾经整垮了多少国家、整散了多少民族,特别是前苏联和东欧,几乎倾家荡产。所以,后来国际竞争一超独大,那就是美国。
因此,今天,我们不创新怎么办呢?防范所谓金融风险、守住所谓金融底线,是没有出路的,美国逼我们,逼得这么紧,已经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我们不创新行吗?只能华山一条路,一路创新往前冲!
怎么创新、怎么冲呢?
当然是走“中国特色的金融主义”道路!
那,什么才是中国特色的金融主义呢?
我的观点,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立场”,内容必须是科技,而立场必须是“人民”。因此,我的回答是:
中国特色的金融主义是:创新内容科技化,服务理念人民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构成新的金融生态,惠及全人类、惠及落后国、惠及大多数“穷人”,也就是,金融主义立场也要站在“人民”一边,站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一边,不能够嫌贫爱富、不都是锦上添花,而是爱富更爱贫、雪中多送炭。终归,中国未来的金融主义,是要奉行“为人服务”的理念的。我们看看马云的“蚂蚁金服”不正是这样的方向和使命吗?尽管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蚂蚁自己把自己定位为:“蚂蚁集团不是一家金融机构,也不仅是一家移动支付公司,而是一家决心用今天最好的技术和资源,去助力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每一位消费者、每一家小微企业、每一个年轻人的科技公司。”
我想,这就是未来“万物互联大数据”时代,中国特色金融主义的雏形,是和毛主席的“人民万岁”和天安门城墙上的“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精神及理念是一致的,或者说是秉承了共产党、毛主席的指导思想。各行各业是这样,经济当然也是这样,金融更不能例外,也必须是这样。
我中华民族已经强大,距离伟大复兴,仅一步之遥,未来只有奉行“世界人民主义(包括金融资本的人民主义)”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我们的金融才有可能和美元霸权抗争,人民币国际化才会成为可能。由此,“经济谋划”首当其冲、“金融创新”重中之重,使命在此、责任担当。
所以啊,马云事业,国家事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且能是那些苟且之辈、偷生之人、书生之流用“懂不懂金融、狂妄自大、飘飘然”等弱智俗说可以评价的?不能,完全不能!
所以,那些抨击马云,怒怼马云的专业人士、学者们,还有所谓的金融家们,该反躬自省了,该醒醒脑了。
的确,马云没学过金融学,大学专科时也不是学经济学的。不过,我要问那些学者们的是:你们能真正理解“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事业之道吗?你们真的弄懂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事业境界吗?可不要告诉我,你早就会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学问少不等于慧根浅,五祖慧能说过: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会读、会念,甚至会背和弄懂、觉到、悟到是两回事,如果你们只会念、会背,而没有真正弄懂、悟到,就不要信口开河,免得被世人笑掉大牙,有悖你们的博士导师或者别的什么地位身份。马云的“太极修炼”这么多年,不是白修的,我相信他是懂得的,否则,他就不是马云。
大道至简,克敌于无形之中。毛泽东一天军事学校没上过,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最终败在他的手下;
民国清华学堂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除了吴宓,其他没有一位有大学文凭,他们似乎一点也不专业,可是,他们都被尊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
六祖慧能,文盲一个,阁僚之人、南蛮一位,字不会写,文不能书,但是,他胜过神秀,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后来被武则天力邀讲经,他的《六祖坛经》被毛主席赞为:是一部老百姓读得懂的佛经。
我所说的这些,绝非是要刻意说明知识不重要,而是旨在表明,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领域,“觉悟”是关键、“修心”是阀门。
我想,马云是悟到了、修到了,曹德旺也是,稻盛和夫当然也是,曾国藩不仅是,而且是得道高手,王阳明就更不用说了。
类似这样的人,他们是“人”,也可以说不是“人”,所以,他们做什么都能成,其中的密码就是,大道至简、为道日损。
最后再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是我自己看了王阳明的心学后归纳总结的,送给朋友们:启道心致良知(“道心”一词于《尚书·大禹谟》)。文章到此,那些抨击马云的学者导师们、金融学家们还能在那里莫名其妙坐而论道吗?是不是该收摊了呢?好了,今天就聊到此,我们下期见。
标签:
上一条:如何才能做好营销培训
下一条:又想做成事,又想风险低,怎么办